06 4月, 2007

副學士升大學之路

此帖為一個集個人經驗 + 觀察 + 分析而成, 大概介紹作為前Non-JUPAS申請人所見所聞八卦事, 只宜作參考, 官方答案請向各大學收生部門或貴院校升學組查詢

1. SPACE不是港大的門匙, 亦不是入港大唯一的Non-JUPAS之路
這是指港大不會只收SPACE嘅副學士, 而是任何她覺得適合的也可以取錄
從來都沒有人說過港大只可以收SPACE的學生, 或者一定會/要收SPACE的學生
這些收生取向都是學系的決定,
而學系又理所當然會為自己的長遠發展著想,
收取她們認為最適合的學生 (靠, 又是進化論了@@),
所以, 副學生成功闖關的關鍵在於學系方面對副學位學生的開放程度, <-- 例如駱頌天入讀所屬學系之前兩屆都未曾取錄副學士學生
和接受傳統精英 (JUPAS系統) 以外漏網之魚的能力
又同時, 當某些學系越來越能夠開放, SPACE學生就更加不可能想當然地認為港大學位必為囊中之物, 因為事實上其他副學位學生其實亦很有實力, 不容忽視的
而當他們敢於出來讓學系方面選擇的時候, 學系自然更樂於去挑選
這個情況, 正正如城大亦會取錄SPACE學生
何況, 港大學生身份可能勉強算得上學習能力的指標, 巿面上亦時有對各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比較;
各大的附屬學院倒未必有如此的指標性
若以為持港大附屬學院學生証及(曾)擁有使用港大圖書院體育館權限即可自號天子門生, 入讀附屬學院者必入正校, SPACE的門檻大概不會是大部份名落孫山之士可以跨得過的啊

2.Non-JUPAS與JUPAS不同, 在JUPAS系統, 學位簡單來說是高分者得之
分數最關鍵,
選科次序次之,
面試是撈些好處 (或加分或Conditional offer) 的機會
但Non-JUPAS不然
在這個系統中, GPA (Grade Point Average) 只算得上是面試的入場卷, 或者其中一個收生指標
但同時, 在這個制度下收生並沒有如JUPAS的一個劃一標準及系統 - 曾有江湖傳聞有GPA過4而不獲取錄 (SPACE以4.3分為滿分)
這個情況似乎不太合乎邏輯, 因為事上實上有人以2.xx的成績獲取綠
這是因為Non-JUPAS會考慮的太多, 定數太少
申請人的Personal statement, 推薦人的Reference letter, 申請人的相關工作經驗, 相關學識 (甚至某科成績), 面試者的對答, 態度和衣著等等等等, 太多不起眼的事都變得太重要
所以, 用香港傳統升學標準來看Non-JUPAS絕對是一個錯誤
因為在Non-JUPAS裏面, 成績是重要, 但不再是最重要

數字遊戲.心理遊戲

報讀副學士一定要去聽入學講座, 因為可以問

副學士 / 高級文憑跟瘦身行業一樣是豬頭大生意, 骨精公司以腰圍和磅上數字迷惑人心, 學店以學生升大學數字為賣點
古有美人傾國, 今有數字傾城
所以, 在此駱頌天想提醒提醒大家: 精明的商人都知道熟知各位迷途小羔羊失意試場的迷惘心態, 而且會全力以付, 為親愛的小羔羊們製造很多光明美滿前路的境象 (或假象)
一個個活力型男美女興奮地分享成功升格的實例之時, 總不忘與悲哀者同哭, 訴說一/兩年前跟在座各位有着那一樣迷惘的心情, 那一樣失望的眼淚 (這個畫面總令駱頌天想起纖型2x的「動感媽咪」姜惠x, >.<)
鏡頭一轉, 型男美女青春燦爛的笑容再現, 同他們頭頂上的光環相映, 成功地凸顯出他們那光明前路與傷心失意往事的強烈對比, 當然仍不忘多謝這踏腳石的無限功勞...沒錯, 我得你都得, 只要各位以這幾位前輩 (!) 為榜樣, 作同樣的明智決定 (進貢學費!), 明天就會像他們一樣, 光明美好啊~ (太吸引了~)

又是倒米的環節了 - 在這些美麗的光影下, 隱藏了的是甚麼呢? (思考時間...)
對了, 就是在他們腳下仍在痛苦掙扎的骷髏骨
不要忘記, 三成入U率, 四成入U率等等背後, 就是七成未入U率, 六成未入U率等等
比那些三成四成的小數字更吸引的, 一定要數到近七成八成九成的升U率 (先別要掟蕃茄吧~)
要知道, 這些數字, 都是真的
不過, 這個數字的成份很很很大可能 = 本地大學 (受資助 + 自負盈虧) + 海外大學 + 銜接大學課程

你想要的是甚麼?

一心要讀某種學位的話, 就一定先要向想收學費的問清楚相關的升學情況, 免得讓自己走到一個已經洗濕個頭, 乜都要讀嘅啦的景地
另外, 一些比較受大學歡迎的學科收生人數理想, 亦有可能會被利用作取巧的點子, 玩一下數字遊戲
別忘了他們是養着大量此類人才的啊~

當然, 另一個事實是, 隨着副學士日逐年擴充, 成功入讀某類課類的比率只會有減無增
太得人驚了吧~ @@
又其實, 那不過是機會率入門 -- 升大學機會率 = (畢業生) 成功升學人數 / 副學士學生人數
當副學士生意大大興隆, 即使成功升學者人數不變 / 微升, 帳面成功率亦只會萎縮
在這個情況下, 越華麗越吸引的數字其實越古惑

就業也是一樣
未能上大學的自然要投身職場, 同樣的數字遊戲一樣大派用場
畢業生就業數字是其學歷在外認受性的証明
某些賺很多錢的實例更是引人的, 但一般畢業生的工種, 平均月薪等敏感話題就鮮有提及, 或是輕輕帶過
更重要的, 是就業數據一般是只以有交回回應表的學生數據計算的
如果問清楚就業率在全部未能升學學生中的百分比, 比較起來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