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5月, 2007

本地副學位巡禮(一): 副學士 (一)

高考 / JUPAS放榜之後, 有人歡喜有人愁
遙想當年, 駱頌天也是個愁者, 面對惘惘前路亦只得一殼眼淚
後來得恩師指點, 踏上副學士之路
當時副學士初起步, 沒人看好, 但我卻因為這條路踏上大學光榮之路
時至今日, 「副學士」變成失意高考同學趨之若騖的三個字, 苦海中的明燈, 照耀着一片光明美好景象 (讓我們一起奔向夕陽~噢)
由於頌天對副學士比較認識, 而坊間在副學士政策的資料又比較多, 故對副學士的分析會比較仔細

歷史
副學士在美國流行多年, 是一個由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頒授的學歷資格, 作為升讀大學本科課程的其中一步
二000年, 當時的特區首長董建華先生設下十年內香港高等教育(中學後)達至六成普及率的目標, 同年這個大美帝國產物正式降臨這個亞洲國際都會
各院校對副學士三字反應異常快及熱烈, 由各大學附屬學院至坊間進修機構都新增自資副學士一項(現時開辦副學士課程機構列表 http://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5580)
但, 未知是否反應太快, 預備太少,當時的副學士兼備了大學級的價錢, 補習社級的質素, 而且只受外地友好大學承認, 而淪為大眾的笑話
猶記得當年還是青春校園時, 駱頌天對副學士也甚是不屑, 包括高考放榜後放聯招前
但我們不知道, 就算知道也不願相信的是, 本地大學已為本地副學士學生開了門
至二00五年, 當時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宣佈香港接受高等教育人數達六成六,亦即是說, 前特首大人的夢想早了五年就超標了-好一個超大躍進! 噢~

副學士宗旨
當然頌天知道大家參看本文不是為認識副學士歷史, 那就回正題
根據教育統籌局的資料, 副學士課程是一個「更深更廣的專上程度教育」, 旨在「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精神」和學會學習
詳細而言,

修畢副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應-
具備穩健的一般技能基礎,這些技能包括語言、資訊科技、人際關係、溝通、定量和分析技巧,以及自學能力。
對所選修學科的理論及其應用有廣泛認識。
有良好的理論基礎,可繼續進修所選學科的學位或專業課程。
對其他學科/ 學習領域有基本認識和理解,這些學科包括博雅/ 通識教育及科學。
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取向。
對本地、國內、區內及國際層面的主要社會政治、文化及經濟事務有基本的認識和理解。
富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充滿創意,敢於創新;並有終身學習精神。 (如修讀職業主導的課程) 學生應掌握所修學科的專門知識,及具備重其輔助專業程度的實用技能。
http://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1218
副學士簡介
(仲未入到正題嗎?@@ 稍安無躁...)
副學士是一個兩年制中學後課程, 本身有其獨立的學歷資格, 其畢業生學歷等同三年制(英國學制)大學本科學位的一年級, 及四年制(北美學制)大學本科學位的二年級

根據教育統籌局的指引, 副學士課程以寬進嚴出為原則
一般而言, 副學士的最低入學資格為持有一科高級會考程度合格或相等(並在中學會考取得五科合格), 包括修畢副學士先修課程而且成績達標
至三三四學制實行之時, 副學士會接受修畢中六學生申請
另外, 副學士同時接受年長生申請
年長生的定義, 各院校可能有異, 但一般為廿一歲, 及/或持有相工作經驗

至於未能符合上列入學資格者, 就先要修讀一年制副學士先修課程
但, 申請人必需持有香港中學會考五科合格(包括中英文)或相等的資格(包括毅進畢業)
另, 副學士先修亦接受年長生申請

課程質素方面, 大學具本行評審權, 可以以校內質素保證機制自行評審
至於未有此權的院校則由香港學術評審局一類認可質素保證機構評審

副學士課程
副學士課程近似大學課程, 以學術及通識為本, 亦以學術專科劃分, 如文學副學士, 應用科學副學士, 理工商管理副學士等等等等
完成課後, 副學位學生應已掌握相關學術範疇的基本知識

副學士先修班則以通識課程為主, 基本上任何院校開設的範疇都會涉獵, 好處是可以給予同學一個機會嘗試不同的科目, 方便將來選科時可以有所根據, 甚至為轉科提供更大的彈性和空間
現時開辦的副學士課程 http://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5581
小指示
報副學士是為讀書, 課程內容當然是最重要
不同院校名堂一樣, 所授的內容都不一定相同, 所以一定要留意清楚
所有副學士課程都有課程結構可供參考, 小羔羊們一定要清楚符合自己興趣再作選擇
不然, 勉強是沒有幸福的, 幸福勉強擠了出來也未必讀得好...
要知道讀副學士比AL更辛苦的, 可不是渡假式的胡混課程啊~
怎會?
試想副學士們雙眼閃着的是兩個字?@@

生活
一般來說, 副學士及副學士先修的生活跟大學一樣, 上堂時間是不定的
雖然有固定的上課時間表, 但沒有如中學般的生活規律, 學生們只需要在上課時候現身(或者不現身也不打緊的)
同學結構也很複雜, 學生水平可以相差很遠, 勤奮者很勤奮, 懶惰者很懶惰, 而且充分地體驗了物以類聚的特點
這個情況在副學士先修班更是明顯
這種clustering的現象也是造就入u率即使在同一院校同一科目不同學生群中也有極端差異的原因
當然, 人生走到這個地步, 也算是半個成年人了,再不會根好似中小學般事事有人看管(雖然頌天出身的SPACE不容許走堂), 所有事情者要自己為自己負責, 不可再將責任推卸到他方

所以, 副學士(先修班)絕對是一個定力的測試
自問很容易受環境影响的同學千萬要三思, 或者一定要好好管理自己

資助
即使是自負盈虧的副學士課程, 也是在學生資助辦事處的服務範圍下
這個不詳說了
自資副士學學生可以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 http://www.sfaa.gov.hk/tc/schemes/fasp.htm 及
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http://www.sfaa.gov.hk/tc/schemes/nls3.htm
專上學生資助計劃資助發放統計 http://www.sfaa.gov.hk/tc/statistics/fasp.htm
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發放統計 http://www.sfaa.gov.hk/tc/statistics/sfnls.htm

升學
這個大概是大家最關注的
副學士學生有兩次上大學的機會, 一是完成一年級修業升大學, 二是完成二年級畢業升大學
重點是, 課程不同, 認受性都不同(無論是對所屬大學或是其他大學而言)
因此, 學生升大學的機會率不同, 連副學士學院學生升上所屬大學的機會都不同 (以頌天所知HKU同CityU都比較樂意取錄自己附屬院校的學生)
所以一定要問清楚[及請參考「數字遊戲.心理遊戲」]

副學位學生升大學機會率不高, 在「數字遊戲.心理遊戲」中已有略述
但這不代表升學無望, 原因有四

1. 近年政府加設為數不多的資助大學二年級學位, 供眾副學士畢業生申請
當然, 這比能滿足副學位中有能者需要的目標還遠啦(沒錯, 副學士不是垃圾:))

2. 根據教統局的資料,
現在有大學已主動騰空的二年級學額, 供成績優異的副學士畢業生修讀
亦有大學收緊對學生成績的要求, 學業表現差的大學本科學生可能要學位讓給有志繼續進修的副學位學生
另外, 現時副學士三雄(港大, 城大, 理大)所屬的大學中, 城大及理大已主動將部份原大一學位改為大二學位, 供副學士畢業生申請

3. 另一個本地的選擇是自負盈虧大學學位課程, 包括九大及樹仁大學的課程 <-- 這是錢的問題
要注意的是, 本地資助大學的自負盈虧學位及公開大學與樹仁大學的收生要求未必是一樣的
一般而言, 本地資助大學的自負盈虧學位多以相關副學位或工作經歷為收生條件, 而公開大學及樹仁會以高級程度會考或副學位為收生條件(公開大學個別課程設Year 2 Direct Entry)

4. 外國大學銜接課程(top-up degree)多是副學位院校與有合作聯系的外地大學為相關副學士學位持有人提供的副學士後銜接學程, 在完成副學位課程後以一年半至兩年攻讀該大學開設的課程, 而後取得該大學頒發的學位(及自稱海龜權)
根據頌天當年的副學位導師指, 此類課程會比完成一個本地資助學位便宜
唯申請人應注意其認受性 - 理論上所有非本地學歷都不被官方承認的(包括牛牛和普記), 外地學歷的學術資格都需要經學術評審局評審批的(但不適用於就業)
詳情請參閱 http://www.emb.gov.hk/index.aspx?nodeID=226&langno=2

就業
副學士升大學是沒有包生仔這回事的
副學士畢業是一個等同大學一年級的學歷資格, 如果不幸未能繼續升學又對他鄉學位興趣/財力不大的話大概就要靠這個資格去申請社會大學學位了
但正如上述, 不同學院副學士的認受性都不同, 所以出品的畢業生就業數據就變得很重要 [及請參考「數字遊戲.心理遊戲」]
政府部份職份承認副學士資格, 詳情可參閱 http://hkucsb.hku.hk:8080/ais/query_prelim_c.htm
至於在私人機構的認受性, 則由承認至從未聽聞不等

無論如何, 事前準備是十分重要的
事前準備搞得好, 就易避開假象的欺騙, 可以安心的快快樂樂上學去~

官方參考資料
http://www.em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1215

06 4月, 2007

副學士升大學之路

此帖為一個集個人經驗 + 觀察 + 分析而成, 大概介紹作為前Non-JUPAS申請人所見所聞八卦事, 只宜作參考, 官方答案請向各大學收生部門或貴院校升學組查詢

1. SPACE不是港大的門匙, 亦不是入港大唯一的Non-JUPAS之路
這是指港大不會只收SPACE嘅副學士, 而是任何她覺得適合的也可以取錄
從來都沒有人說過港大只可以收SPACE的學生, 或者一定會/要收SPACE的學生
這些收生取向都是學系的決定,
而學系又理所當然會為自己的長遠發展著想,
收取她們認為最適合的學生 (靠, 又是進化論了@@),
所以, 副學生成功闖關的關鍵在於學系方面對副學位學生的開放程度, <-- 例如駱頌天入讀所屬學系之前兩屆都未曾取錄副學士學生
和接受傳統精英 (JUPAS系統) 以外漏網之魚的能力
又同時, 當某些學系越來越能夠開放, SPACE學生就更加不可能想當然地認為港大學位必為囊中之物, 因為事實上其他副學位學生其實亦很有實力, 不容忽視的
而當他們敢於出來讓學系方面選擇的時候, 學系自然更樂於去挑選
這個情況, 正正如城大亦會取錄SPACE學生
何況, 港大學生身份可能勉強算得上學習能力的指標, 巿面上亦時有對各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比較;
各大的附屬學院倒未必有如此的指標性
若以為持港大附屬學院學生証及(曾)擁有使用港大圖書院體育館權限即可自號天子門生, 入讀附屬學院者必入正校, SPACE的門檻大概不會是大部份名落孫山之士可以跨得過的啊

2.Non-JUPAS與JUPAS不同, 在JUPAS系統, 學位簡單來說是高分者得之
分數最關鍵,
選科次序次之,
面試是撈些好處 (或加分或Conditional offer) 的機會
但Non-JUPAS不然
在這個系統中, GPA (Grade Point Average) 只算得上是面試的入場卷, 或者其中一個收生指標
但同時, 在這個制度下收生並沒有如JUPAS的一個劃一標準及系統 - 曾有江湖傳聞有GPA過4而不獲取錄 (SPACE以4.3分為滿分)
這個情況似乎不太合乎邏輯, 因為事上實上有人以2.xx的成績獲取綠
這是因為Non-JUPAS會考慮的太多, 定數太少
申請人的Personal statement, 推薦人的Reference letter, 申請人的相關工作經驗, 相關學識 (甚至某科成績), 面試者的對答, 態度和衣著等等等等, 太多不起眼的事都變得太重要
所以, 用香港傳統升學標準來看Non-JUPAS絕對是一個錯誤
因為在Non-JUPAS裏面, 成績是重要, 但不再是最重要

數字遊戲.心理遊戲

報讀副學士一定要去聽入學講座, 因為可以問

副學士 / 高級文憑跟瘦身行業一樣是豬頭大生意, 骨精公司以腰圍和磅上數字迷惑人心, 學店以學生升大學數字為賣點
古有美人傾國, 今有數字傾城
所以, 在此駱頌天想提醒提醒大家: 精明的商人都知道熟知各位迷途小羔羊失意試場的迷惘心態, 而且會全力以付, 為親愛的小羔羊們製造很多光明美滿前路的境象 (或假象)
一個個活力型男美女興奮地分享成功升格的實例之時, 總不忘與悲哀者同哭, 訴說一/兩年前跟在座各位有着那一樣迷惘的心情, 那一樣失望的眼淚 (這個畫面總令駱頌天想起纖型2x的「動感媽咪」姜惠x, >.<)
鏡頭一轉, 型男美女青春燦爛的笑容再現, 同他們頭頂上的光環相映, 成功地凸顯出他們那光明前路與傷心失意往事的強烈對比, 當然仍不忘多謝這踏腳石的無限功勞...沒錯, 我得你都得, 只要各位以這幾位前輩 (!) 為榜樣, 作同樣的明智決定 (進貢學費!), 明天就會像他們一樣, 光明美好啊~ (太吸引了~)

又是倒米的環節了 - 在這些美麗的光影下, 隱藏了的是甚麼呢? (思考時間...)
對了, 就是在他們腳下仍在痛苦掙扎的骷髏骨
不要忘記, 三成入U率, 四成入U率等等背後, 就是七成未入U率, 六成未入U率等等
比那些三成四成的小數字更吸引的, 一定要數到近七成八成九成的升U率 (先別要掟蕃茄吧~)
要知道, 這些數字, 都是真的
不過, 這個數字的成份很很很大可能 = 本地大學 (受資助 + 自負盈虧) + 海外大學 + 銜接大學課程

你想要的是甚麼?

一心要讀某種學位的話, 就一定先要向想收學費的問清楚相關的升學情況, 免得讓自己走到一個已經洗濕個頭, 乜都要讀嘅啦的景地
另外, 一些比較受大學歡迎的學科收生人數理想, 亦有可能會被利用作取巧的點子, 玩一下數字遊戲
別忘了他們是養着大量此類人才的啊~

當然, 另一個事實是, 隨着副學士日逐年擴充, 成功入讀某類課類的比率只會有減無增
太得人驚了吧~ @@
又其實, 那不過是機會率入門 -- 升大學機會率 = (畢業生) 成功升學人數 / 副學士學生人數
當副學士生意大大興隆, 即使成功升學者人數不變 / 微升, 帳面成功率亦只會萎縮
在這個情況下, 越華麗越吸引的數字其實越古惑

就業也是一樣
未能上大學的自然要投身職場, 同樣的數字遊戲一樣大派用場
畢業生就業數字是其學歷在外認受性的証明
某些賺很多錢的實例更是引人的, 但一般畢業生的工種, 平均月薪等敏感話題就鮮有提及, 或是輕輕帶過
更重要的, 是就業數據一般是只以有交回回應表的學生數據計算的
如果問清楚就業率在全部未能升學學生中的百分比, 比較起來會更容易